骨子里流淌的是姓军为战的血液——军用饮食供应站的自我讲述


来源:火狐体育app葡萄牙官方合作
发布时间:2024-01-18 18:29:26

  春节假期,驻守营区的部队官兵可以享用天南地北的家乡味道,外出执行任务的指战员也能品尝到各地风味菜品。保障外出执行任务官兵,正是我的主责主业。

  我的名字叫军用饮食供应站,简称军供站。我诞生于炮声隆隆的解放战争时期,是地方人民政府在交通沿线开设的支前机构,最初的职能是为子弟兵提供干粮、热水、马匹草料等军需物资。后来,我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拥军支前的重要窗口,承担着为过往部队提供饮食、住宿保障等任务。

  70多年来,我没有穿过军装,但骨子里流淌的是姓军为战的血液。如果你不信,请听我细细道来。

  “一个灶台、几口铁锅,数本食谱”,这是我以前制作饮食的主要家当。当部队需要保障时,军供站工作人员往往提前1天就要围着灶台开始准备,烟熏火燎地忙活好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为提高军用饮食保障效率,大力推动军供设备换代升级,我的家伙什儿越来越现代化。在广西桂林市、广东省深圳市、贵州省遵义市、河北省张家口市以及山城重庆市等地,“智慧厨房”慢慢的变成了我的新名片。

  简单来说,“智慧厨房”就是用智能化的系统和设备,替代人工完成膳食制作的所有的环节。“智慧厨房”拥有全自动切块机、多功能切菜机、炒菜机器人等,可实现从蔬菜清洗到盒饭装车全流程的自动化,让费时费力的工序变得十分简单:

  全自动切块机可将整鸡、整鸭、大块排骨进行案板式切剁,案板拆卸方便,便于实施机动保障;多功能切菜机可将各类蔬菜切成丁、片、丝、条等形状;炒菜机器人自动精准注油、自动煸炒、自动勾芡、自动出菜、自动洗锅,平均每8分钟出菜30公斤,自身存储1000个以上“菜谱”。以往,一名大厨一个小时要竭尽全力才能完成几十道菜,而借助“智慧厨房”,炒菜机器人每小时完成170道菜轻轻松松,保障效率一下子提高4倍以上。

  有了新装备,不忘基本功。我继续鼓励工作人员苦练内功,使军供系统的等级厨师慢慢的变多。这些大厨“一招鲜”的手工操作与“智慧厨房”烹饪流程形成优势互补,快速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过境官兵品尝之后赞不绝口。

  在许多地方,军供站是按照“居家型”模式建设的,餐厅、宾馆、浴室、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让部队官兵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觉。其实,这种模式是源于我的“本领恐慌”:随着过境部队机动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多时候,官兵没有特意去找军供站,而是选择自我保障。

  形势任务需要我延伸保障触角。我一方面组建前出保障分队,另一方面添置野战炊事车、恒温送餐车等移动电子设备,努力做到过境部队在哪里需要保障,我就伴随保障到哪里。

  你们看,上海市、重庆市、福建省福州市的小伙伴们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了高铁站台、机场航站楼;江苏省连云港市、安徽省淮北市的小伙伴在高速服务区,为部队官兵提供“套餐式”服务;江西省吉安市的小伙伴还机动140公里跨区域保障……

  去年5月,南部战区某调度中心指导两家军供站,随船出海保障任务部队,小伙伴们克服晕船、操作空间小、排烟效果差、船上电压不稳等困难,按时按点、保质保量为该部官兵做出“四菜一汤”。

  尽管大家吃了一些苦头,但我没听到一句怨言。因为大家清楚,军供站长期在陆地上实施保障,要把任务延伸到海上,必然遇到不少挑战,只有战胜这些挑战,才能体现军供工作者的担当。

  以前,经常听到官兵类似的“吐槽”:来时吃的是鸡块炖土豆,回去吃的是土豆炖鸡块……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厢情愿地搞保障,容易脱离官兵的需求实际,会让“鸡腿”变成“鸡肋”。

  我主动与任务部队沟通,安排小伙伴跟随军列调研、走进军营问需。针对部队官兵提出的个性化餐饮需求,我不断丰富菜品样式、加强膳食调剂,逐步将保障模式由做啥吃啥转变为需要啥做啥、想吃啥做啥。

  在安徽省合肥市,我通过测算官兵机动途中体能消耗指数,根据季节特点,调整膳食中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比例,力争实现“卡路里平衡”。

  在广东省东莞市,我依据部队官兵饮食上的习惯,选配主副食品、搭配荤素菜肴、提供水果饮料,让指战员享受到“点菜式服务”。

  在广西百色市,我采取文化氛围熏陶的办法,让官兵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同时,了解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记忆……

  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跨区演训的深入开展,我原来“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任务需要。部队有关部门和退伍军人事务管理保障机构按照“联战联训联保”的要求,指导我建立了多套联合上阵的工作机制。

  ——军供站人员编制有限,遇有大项、紧急任务人手不足。我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遴选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餐饮企业,与之签订《应急军供保障协议》,动员优质社会资源加入保障部队的行列。

  ——一家军供站势单力薄,我们建立区域协同机制,让几家单位组团上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点串线、接力保障。

  ——针对过境部队保障需求慢慢的变多的实际,我在部分地区探索形成集饮食饮水、医疗救护、物资采购、车辆维修、燃料补给于一体的联动保障机制,为部队打胜仗提供“套餐式”服务。(本报特约通讯员 肖兵整理)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6%、60.2%和47.6%,三大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保持世界第一。

  据悉,王双明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推动富油煤资源研究,坚持主张要“降煤、稳油、增气”。此后,该团队又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采油示范工程,并成功地将富油煤中蕴藏的煤焦油开采出来,最大限度实现了富油煤资源的“取氢留碳”。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辉瑞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平台,将自动化实验和AI(AI)相结合,以预测化学物质如何相互反应,从而加速新药的设计过程。

  根据1月11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在5名古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已知最早的性染色体综合征病例。通过对古代DNA进行测序,研究人员之前发现了两名染色体数量不标准的古代人,这中间还包括一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婴儿。

  据近期《细胞干细胞》杂志报道,荷兰胡布雷希特研究所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人类结膜的类器官模型。从长远来看,新模型甚至有可能为眼部烧伤、眼癌甚至遗传病患者制造替代结膜。

  酵母是一种有机体,在黑暗中发酵,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阻碍甚至破坏这一过程。由于液泡功能与细胞衰老有关,团队还发起了合作项目,以研究视紫红质蛋白如何能减少酵母中的衰老效应。

  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截至1月15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用户成功完成33871个运算任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氮—空位色心制备技术,可控制备出相距约200纳米的3个氮—空位色心作为量子传感系统,通过对随机电场探测展示了这种新的量子传感范式。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确认的一块皮肤化石碎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皮肤化石,比此前的发现至少早1.3亿年。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褚衍辉研究团队通过多尺度结构设计,成功制备了兼具超强力学强度和高隔热性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制备出的这种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其优异性能源于“三宝”,即微观尺度上构筑的超细孔、纳米尺度上强晶间界面结合,以及原子尺度上严重晶格畸变。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化新型视频高光谱与点云“图-谱合一”传感器。

  《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1月12日发表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由AI(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最好的策略是,不在这些重复又费力的工作上和人工智能比高低,而是腾出精力在更富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上,展现人类独特价值。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新增的5项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通过国际评审,相关结果在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中发布,标志着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获得国际互认。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有关数据,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规模、结构、质量必然的联系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他叫盖钧镒,今年88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名研究大豆的院士,学生们都喜欢叫他“大豆院士”。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AI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迅速增加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AI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极大的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