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三亚、五指山、澄迈、定安、白沙信息六则详情请看→
栏目: 公司动态 来源:火狐体育app葡萄牙官方合作    发布时间:2024-02-27 14:42:40

  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在教育教学一线……都有海口市从世界各地引进的人才忙碌的身影。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市共办理引进人才落户57878人,其中博士学历127人,硕士学历2020人。

  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98家;人才工作站32个。

  随着人才政策显现度不断的提高、红利不断释放,海口越来越成为人才荟萃之地,为切实扛起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省会担当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海口市深入学习贯彻习“4·13”重要讲话和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自觉站在推动自贸港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海口“聚四方之才,建人才高地”工作,坚持人才教育培训和引进“双轮驱动”,探索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体制机制,发挥出人才引领效应。

  大唐海口清洁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备部高级主管李宁,自2020年6月进入公司以来,完成海口项目EPC总包招标工作,将海口气电打造成“六个一流”的标杆项目,实现“建成即一流,投产即盈利”。

  香港中文大学中药学博士毕业的毛庆秋,2020年11月起进入海南碧凯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担任药理室主任。入琼以来,他对公司现在存在的产品展开新功效研究,以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资源为研究对象,为后期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新产品奠定基础。

  海口市紧扣“三大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积极开展团队引才、产业引才、项目引才工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0家;推进人才引进制度集成创新,海口市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申报的“创建市场导向人才评价引进新机制”入选省第十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同时,海口市格外的重视本地人才教育培训,通过实施党政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持续举办领导干部英语学习培训“周末课堂”,组织并且开展首批“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申报评选等,选出“海口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海口乡村振兴技术推广带头人”“海口乡村振兴能工巧匠带头人”,强化本地人才建设自贸港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全覆盖、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一年来,海口市深入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需要,大力引进高端产业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政策显现度不断的提高。目前,海口市辖区现有高层次人才达12751人,南海系列人才170人。

  “我们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纳入第十四批海南省互联网公司基本数据库,公司团队累计获得授权14项软件著作权、已授权1项发明专利、已申请10项发明专利。”提起发展前途,海南长光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济帅说,海口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公司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口市围绕“人才为什么来海南、来海南能干什么、留在海南能得到什么”,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不断的提高人才的获得感。

  在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设立我省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吸引集聚国际人才到海口创新创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669件,企业和事业单位共有110项成果荣获省级科技奖励……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获得感不断增强。

  海口国家高新区强化特色人才载体建设,打造人才磁场,通过多形式多层次搭建人才载体和平台,形成集聚人才的“磁场效应”。

  秀英区引导各类人才把个人理想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来,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大力推进“三个引才”计划、“四类平台”建设和“五大育才”工程。

  美兰区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各类平台、各种各样的形式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设立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外国人服务综合窗口”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站”,推行人才服务“承诺制”“容缺制”等工作机制,促推人才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制定出台《海口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员管理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市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制度、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员制度和高层次人才服务片区联系制度,全市配备人才服务联络员98人;认真落实兑现人才政策,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努力满足人才对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

  龙华区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各领域人才管理服务方式,用好各类人才工作站,为后续人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琼山区从区内选优配齐区人才发展中心领导职务岗位人员,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开展人才政策进企业,宣传并指导企业落实人才认定、人才评价和人才保障政策,不断的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2020年全省重点产业园区人才工作现场会在海口市举行,这既是对海口市人才工作的肯定,也为海口市人才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们将树牢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理念,全方面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为各类人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这片热土中更好干事创业、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环境。”市委人才发展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培养力度、更宽的开放视野、更新的改革措施、更实的有效举措,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举全市之力,聚四方之才,建人才高地。

  天高海阔开胜景,蹄疾步稳征新程。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海口将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直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在人才教育培训、使用和产生价值上形成良性循环,贡献海口力量。

  6月,三亚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绿树成荫,硕果累累,芒果、火龙果、百香果、莲雾等水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育才生态区那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杨小锋(右)在田间为村民苏仁清提供技术指导。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这份甜蜜硕果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辛勤耕耘。三年前,三亚派出第一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到各乡村,奔赴“扶贫战场”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与妻孩聚少离多,安家在村里;他远离了舒适的办公环境,将汗水洒在了乡村的田间地头;他从城市到农村,投身最基层、忙碌在一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一个个“他”,用担当、激情和汗水擦亮了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金字招牌,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村民幸福的起点,用智慧为村民创造一个个“金点子”,带领村民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他们来时,前路充满未知与坎坷,但他们却敢啃“硬骨头”,一路披荆斩棘,在广袤的田野里写下一张张合格的答卷。

  骤雨初歇,三亚市天涯区抱前村明亮了起来。一处干净的院落,种满了菠萝蜜、诺丽果,鸡舍里300多只鸡活蹦乱跳……这是天涯区抱前村村民符进忠的家,喂鸡、打扫鸡舍是他每天一早必做的事,因为这个鸡舍托起他们一家人的生计。而说到鸡舍,符进忠最要感谢的就是抱前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戴洲。

  “戴书记知道我养鸡,销路不太好,他就来帮我推销,不仅带来了销路,也让我有了养鸡的信心。”符进忠满眼感激地说,不仅如此,戴洲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养技术,鼓励村民参加培训学技术,让大家增加收入。掌握好技术是种植、养殖的关键,为了能让村民掌握实实在在的技术,戴洲和其他工作队员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和汗水。

  ↑天涯区立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蒲首豆(左)来到扎毛村小组的林桂美家中看望。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产业!产业!还是产业!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戴洲和工作队队员们驻村后,一心为村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找出路。位于抱前村的三亚高峰洪胜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建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运用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除了养羊,还养起了牛,科学管理,打通销路,收入逐年增加。目前,整个合作社帮助建档立卡户代养羊315头,涉及24户105人,每年每人分红1800元,每年分红款约18.9万元。

  对于驻村工作队,三亚高峰洪胜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麦胜明有很多话要说,这三年来与工作队的点点滴滴,仿佛历历在目,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工作队总是出谋划策做好保护措施,确保产业安全,让他心存感激。

  一条板凳拉近距离,一杯热茶解开心锁,山坳里的青砖绿瓦,果园里的满枝硕果,田间地头,演奏出一曲脱贫赞歌。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抱前村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为2418.03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人均收入为19097.72元,约为2014年全年的8倍,20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3万元。

  “舍不得他走,他们让我们太多了。”在育才生态区雅亮村,得知乡村振兴工作队要走了,55岁的村民苏玉花,表情凝重起来,低声哽咽。

  这三年来,从抗拒、支持到亲如一家人,工作队和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改变思想、发展产业、鼓励就业……工作队来了,乡亲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如今,村里既有见效快的养殖产业,也有种植周期长、效益高的林果产业,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位于育才生态区西北部大隆水库边上的雅亮村是黎族同胞聚居村落,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共有三道、三内、杨厚、冰帮4个村民小组。一直以来,村民以种植水稻、槟榔、橡胶等作物为收入来源,产业单一。

  如何提高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动员村民增收致富,成为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一直探索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雅亮村驻村王学朋说,在钻研和探索中,雅亮村走出了一条以养鸡动员村民致富的路子。

  “绿壳鸡蛋、初生鸡蛋、红壳鸡蛋……” 盛夏6月,育才生态区一片苍翠,雅亮村养鸡场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拣蛋、装盒、打包、装车……每天约1.5万枚新鲜鸡蛋从这里发出,走进机关食堂和市民家中,每个月18万元的产业收益,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奔小康后劲十足。

  “要不是工作队,我不知道现在的日子过得怎样。”今年46岁的王丽方是该养鸡场的受益人之一。她和记者说,以前除了种植冬季瓜菜,就是在家里种点槟榔,没固定收入。自从雅亮村养鸡场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她获得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还能按点上下班,天天拣蛋、打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腰包鼓了,腰杆也直了。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发展蛋鸡养殖、搭建太阳能发电“取水”项目,缓解村民农业灌溉难题……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好事是工作队在雅亮村留下的“痕迹”,也是他们在村民心里刻下的印记。“想让他们还回来看我们!”“想让他们别忘记我们。”“想让他们慢慢的变好……”句句心声,款款深情,驻村工作干得好不好?和基层群众感情深不深?在村民不舍又感激的眼神里、在一次次紧握的双手和深情的拥抱中已经找到了答案。

  三年前,“我”从城中来,带着致富“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如今,满庭花簇簇,已添得许多香。

  “真的离开了,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小孩一天天长大,如果离开,希望来接替我的人带领村民一天天富裕起来。”育才生态区青法村驻村王美全说,目前青法村的产业还比较薄弱,他还会留下来带一下新来的工作队员,在抓好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发展生态旅游、共享农庄产业。

  “继续落实好各项政策、多走访入户,实时了解村情民意,防止返贫致贫的情况出现。”育才生态区那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李秋洁说,她将继续驻守那受村,希望能帮助村里开拓多个产业,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希望下一批干部接力跑好下一棒,在基层闯出一片天地。”驻村4年,在即将离别的时刻,那受村驻村杨小锋心潮澎湃,种种感动他都将永远铭记在心。

  据了解,2019年2月,三亚派出第一批乡村振兴工作队283人到全市各区、育才生态区冲锋在脱贫攻坚的前线月,省委组织选派第二批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三亚派驻267名工作队员。6月初,第一批队员圆满完成使命离村,第二批队员陆续到位。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五指山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统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快速推进热带雨林康养度假胜地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着力增强精神动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从百年党史中寻找思想滋养、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逐步的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积极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全力发展绿色经济。五指山市坚持生态立市、生态强市战略不动摇,把保护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全力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快速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和森林城市建设。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具体转化路径和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以旅游业、热带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特色康养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热带雨林康养度假胜地。

  三是坚持制度创新,破除改革发展障碍。传承弘扬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五大”精神,大力营造“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推动更多好项目落地。以创新型市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推进医联体和市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实施教师队伍退出和补充机制,全方面提升办医办学质量。

  四是坚持基层导向,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以“山城红”党建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责任更实、机制更好、队伍更强,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旅游化改造提升;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每个村庄配备垃圾分拣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三年创建行动,探索实施农村“一户一块田”改革,着力破解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难题,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是坚持改进作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作风整顿建设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狠抓作风问题整改,精准纠治顽瘴痼疾,推动全市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始至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抓落实、促发展的干劲和信心。(作者系五指山市委书记 宋少华)

  6月的澄迈大地上,绿树成荫,硕果累累,香蕉、杨桃、莲雾等水果挂满枝头,一辆辆货车将瓜果运往全国各地。而结出这份甜蜜硕果的背后,离不开澄迈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辛勤耕耘。

  近期,澄迈县第二批470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陆续到村到岗,接替第一批队员的工作。“队员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担当、激情和汗水擦亮乡村振兴人才的‘金字招牌’,带领村民走稳致富路。”澄迈县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李队长,今年香蕉收成真不错,一亩地最少能收入6500元。”6月17日,在澄迈福山镇敦茶村的一片香蕉林里,村民王强正在向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凤杰汇报种植情况。

  紧接着,李凤杰回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书记冯善祥聊起近期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人员调动以及工作交接情况。“站好最后一班岗,也算是为我两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李凤杰对记者说。

  2019年刚来到敦茶村时,李凤杰发现村里的党组织比较涣散,党员积极性不高,政治觉悟不强。于是,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从薄弱的环节入手,提升基层党建的力量。“‘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让村民被组织起来,热情参加乡村建设。”李凤杰说。

  2019年3月,敦茶村集党建、村务、妇女儿童、共青团、综治维稳、新时期文明实践站、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课堂、远程教育点、镇村干部学历提升课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老张,过来看书啊,你家孙子身体好点了吗?”“小刘,你们家种的香蕉都套袋没有?要抓紧了!”在敦茶村党群服务中心,冯善祥熟悉地和村民们打招呼。他对记者说,自从建起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逐步提升,村民们有事都乐意在此开会商讨,老党员们来这里看书、开展文体活动,增添不少“烟火气”。

  不仅如此,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里建立总片区、自然村片区及各巷子片区“三级”监督机制;通过党员干部帮、村民民主议、红黑榜评等方式,先后落实了“三保障”政策、产业帮扶、志智双扶等措施,充分的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便民服务。

  6月16日,记者来到澄迈县发展沉香特色产业的村庄——加乐镇长岭村。村头绿树成荫,水塘中鱼游虾嬉,村里的老人在树荫下悠闲地拉家常,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景象。

  “村里改变最大的就是人居环境,以前路上随处可见的牛羊粪便现在都没有了,牲畜被圈养起来,道路整洁干净。”在长岭村沉香加工车间,村民蔡亲祥对记者说。

  “村民生活好不好,要从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方面下手,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村民的精气神也就好了。”长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队长王国明说,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后,牵头成立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党员先锋队,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活动,带领村民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改治理。

  “以前个别村民家没有独立厕所,生活极不方便。”长岭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队队长陈扬干说,对此,工作队通过开展农村厕户摸清排查工作,主动为无厕户订购建厕所需的砂土,解决购砂难的问题,并带领队员们加班加点盖起厕所。

  为倡导文明乡风,长岭村党支部鼓励村里37名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通过党员家庭、党员巷长管理一条巷以及党员认领公共责任区域等,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真情服务群众,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如今,村貌美了,环境好了,老百姓切身受益,大家的主人翁意识逐步的提升,也就更加自觉和文明。”王国明说。自2020年至今,该村累计清理积存垃圾30余吨,拆除闲置破损房屋5间,整治黑臭水沟5条,农村粪污无害化处理230户次,无厕户改造38间,化粪池防渗漏改造21个,除去外出人口空置的老宅,基本上实现了厕所户户通,全村人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走进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巨大的地瓜雕塑映入眼帘,道路两旁挂满了桥头地瓜收购、打包、发货的标示牌,一辆辆货车行驶在村道上,将当地农产品送出省外,送向全国。

  沙土村村民王德胜是桥头地瓜产业的受益人。他说,以前自己种的地瓜亩产低、卖价低。想要靠种地瓜过上好日子,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要不是工作队帮忙,我还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王德胜和记者说,村里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来了后,队员王文克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并给他发放免费的地瓜苗。等到地瓜成熟时,工作队以高出市场收购价10%的价格收购地瓜,并积极寻找销路。

  在沙土村乡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目前,沙土村种植地瓜面积累计达2.8万亩。截至去年底,全村地瓜销售约2.9亿元。全村地瓜销售约2.9亿元,户均纯收入约11万元。

  销路打开了,村里的地瓜牌子也越擦越亮,沙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始思考怎么样让地瓜规范化管理,逐步提升产品效益。王文克说,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品牌农产品的高质高价产销,工作队动员基层党员,致力于做好防伪标志工作,给地瓜“上户口”,同时规定统一使用印有桥头镇地瓜产销协会标志的包装盒,确保每一箱地瓜都能追踪溯源,确保农业品牌之路走得更稳。

  “下一步,澄迈县各乡村振兴工作队将继续以党建为抓手,快速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着迷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澄迈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尽管端午节已逝去几天,但定安县龙湖镇安仁村的粽子订单仍不断飞来。“今年端午期间,我们安仁粽的产值超过了60万元!”6月16日上午,安仁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修召向海南日报记者分享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安仁村曾是定安县唯一的深度贫困村,这里的村集体经济一直处在空白状态。近年来,当地依托种养优势,全力发展安仁粽、安仁鸡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今年端午期间,我在产业作坊包粽子挣到了4000多元。”因为要照顾家中年纪尚小的3个小孩,村民唐小秋无法外出打工,安仁粽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她增添了一笔可观的家庭收入,更让她收获了包裹粽子这门手艺。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的钱比在外面打工还多,这样的机会线多岁的村民陈月花由于年龄问题如今难以在外务工,安仁产业作坊的开办让她找到了一份宝贵的工作。

  安仁粽子产业的发展为村庄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今年端午期间,安仁产业作坊的20多名工人均为本村村民,他们承担了粽叶清洗、粽子包裹、粽子蒸煮、线元不等的收入。

  粽子产业仅是安仁村构建长中短期相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一个方面。安仁村党支部书记吴坤丰说,为了打破原先“空壳村”的状况,2018年,安仁村在定安率先试点村集体经济企业化发展,成立了仁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党员+公司+贫困户+农户”模式生产运行,重点发展黄金椰子、益智、定安黑猪、阉鸡、安仁粽等多元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安仁村乡村振兴。

  “一开始,村民对村集体产业能否发展好并没有信心,大家认为在作坊务工挣不了什么钱,我们还得到外村招工。”陈修召说,这两年情况出现了转变,“大家看到粽子销售情况一年比一年好,看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自己找上门请求到作坊打工。”

  “我们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帮扶单位省政协办公厅、省人社厅的助力。”吴坤丰以安仁粽为例向记者解释道,为逐步扩大安仁村粽子产能,今年省政协和省人社厅共投入36.8万元对安仁产业作坊设施设备、生产条件进行升级,作坊的面积也从过去的90多平方米,增至200多平方米。

  走进如今的安仁产业作坊,更衣区、原材料区、蒸煮区、灭菌区、晾晒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新添置的电子锅炉、切肉机、晾架也在今年的粽子生产中发挥了大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还充分的发挥政协优势,联动多名政协委员订购。”陈修召笑着说,经过3年的市场检验,安仁粽的知名度慢慢的变大,口碑慢慢的变好,销量也在逐年攀升。安仁粽和安仁鸡也成功注册扶贫产品,连通省里的消费扶贫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实现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要想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得先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陈修召介绍,安仁村的村集体经济今年有望突破一百万元大关。下一步,该村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带动村民不断增收,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6月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天蓝水碧,坡生水库湖畔的美丽乡村——坡生村旁的近千亩凤梨鹅黄嫩绿,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细水乡“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成立大会暨白沙青年团宣讲党史教育首场宣讲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随着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常委何劲松和细水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一同为细水乡 “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揭牌,意味着我县继荣邦乡之后的又一“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正式成立。“我相信这些先进青年凝聚一起,共同发力,我们就能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出一份力,也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与联盟同成长、共发展,收获自己的成功。”细水乡党委书记詹珍彪在活动现场介绍道。

  “白沙‘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是白沙团县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集结站”,团县委书记周昌龙在接受白沙融媒体中心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是促进青年群众创新创业、抱团发展、共同进步的需要,也是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发挥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

  来自细水乡南巴村王进弟,因其充分的发挥青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冲劲,带领周边群众全力发展五脚猪等产业,而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青年致富能手,因此被受聘为细水乡青年联盟导师。活动中,县委常委何劲松为细水乡乡村振兴青年联盟进行了授旗。

  ↑“青年宣讲团”第四宣讲组成员为全体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活动中,团县委还精心组织了县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第四宣讲组的成员,现场为全体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来自我县的中西部青年志愿者周莹以“了不起的人—王国兴”为主题,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影像,讲述了黎族革命领袖王国兴的事迹,领悟人的伟大精神。

  “今天青年宣讲团走进细水乡,是我们青年宣讲团开展的首场宣讲活动,接下来,我们由28名青年讲师组成的6支宣讲组,将会到各乡镇开展12场宣讲活动。”团县委书记周昌龙介绍,“青年宣讲团” 以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话身边的理的形式开展群众性宣讲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群众延伸,引领我县广大青年在快速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来源:海口日报、三亚日报、海南日报、白沙新闻在线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